新闻资讯
AG真人平台官方她从英国回国独爱“红马甲” 志愿讲解中国建筑文化甜到心里
发布时间:2024-06-21
  |  
阅读量:
字号:
A+ A- A

  AG真人平台官方丁慧苑是那种待人礼貌、细心、特别有耐心的中年女性。讲解开始前穿上红马甲志愿服,戴上工作牌,背上扩音器,复杂的古代建筑技术AG真人平台官方,她都讲得通俗易懂,让观众露出豁然开朗的眼神。

AG真人平台官方她从英国回国独爱“红马甲” 志愿讲解中国建筑文化甜到心里(图1)

  近日,在位于光谷高新大道的中国建筑科技馆,10多位观众在该馆古代建筑展厅门前聚拢,然后跟随志愿讲解员丁慧苑参观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、高67米没用一根铁钉的应县木塔、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、南京灵谷寺无梁殿、故宫太和殿等中国古代经典建筑。

  记者和观众一道,全程听丁慧苑讲解,弄明白了“榫卯结构”“托梁换柱”“东道主”“稀客”“屋脊兽”等常用语的来历,这些词平时虽听得多,但听了丁慧苑的介绍,才明白是怎么回事。跟着她把古代展厅走下来,相当于上了一节中国古代建筑通识课,收获满满。到讲解尾声,围着丁慧苑听讲解的观众已增加了几倍AG真人平台官方。

  早在从英国回国之前,丁慧苑便已与武汉结下不解之缘。在海外跨国公司任职工程平台软件咨询工程师的她,十年间曾几次从英国来武汉出差。2019年后,作为“远嫁”到武汉的济南籍北方伢,她正式跟随丈夫从英国回国,定居光谷。

  丁慧苑2004年到英国读书,认识在英国任教的丈夫,然后工作,买房成家。回国前在英国的中产生活稳定,也显平淡,与在国内感受到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有鲜明差异。

  回国时女儿9岁,儿子3岁,两个孩子回国后语言上有短板,丁慧苑的生活模式也从之前“工作为主”转变为“家庭优先”,英国公司的工作现在远程办公,她只做一些外围的工作。这也成为丁慧苑与志愿讲解工作结缘的契机。

  2020年,丁慧苑带两个普通话还不太流利的孩子,参观开馆不久的中国建筑科技馆,她发现语言问题让两个小朋友对馆内的展品兴趣索然。她就凭着从年轻时对建筑的爱好积累的知识给两个孩子讲解起来。听着她的讲解,两个孩子开始对中国建筑有了兴趣。丁慧苑自此萌生了科普中国建筑知识,为中国文化传播贡献一份力的心愿。

  这个想法其实是早早便扎根在她心中的一个夙愿。在英国生活工作的十几年间,2008年奥运会的宣传活动,当地孔子学院组织的文化交流,当地小学的中国文化讲座,她都曾参与;越是与英国社会各阶层民众接触,她越发感受到不少英国人对中国了解的片面与偏颇AG真人平台官方,她希望通过建筑这样一门集“技术”与“艺术”为一体的媒介,让更多外国人了解并理解中国文化。

  2021年6月,丁慧苑加入中国建筑科技馆“传承匠心”文化志愿者团队,正式成为一名志愿讲解员。以建筑科技馆为平台,丁慧苑的讲解对象,从到馆参观的在汉海外专家学者、留学生,到海外来汉团体,她凭借自己的语言优势和自学的中国建筑知识,讲解中国建筑文化,一干就是三年AG真人平台官方,并乐在其中。

AG真人平台官方她从英国回国独爱“红马甲” 志愿讲解中国建筑文化甜到心里(图2)

  今年以来,来建筑科技馆的外国团体较多。丁慧苑为越来越多的外国参观者讲解,包括为来馆参观的英国领事馆的商业与旅游人员提供讲解;高迪展开幕式,为出席的西班牙外交人员讲解常设展厅等等。

  在为外国观众讲解时,为了使氛围感仪式感拉满,丁慧苑会盘中式发型,着古风裙装,让外国观众全方位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  对外国观众的讲解,内容会做适当调整,讲到黄鹤楼时,丁慧苑会以民俗传说“黄鹤的由来”为切入点,把俗语“墙倒屋不塌”翻译成英语的地震小故事,让外国游客对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由好奇到知晓,从了解到敬佩。曾有外国观众听完故宫太和殿屋脊兽的讲解后,就此热烈地讨论了起来。

  能让外国观众听懂、好奇并展开讨论,丁慧苑大量功夫做在讲解之外AG真人平台官方。她本科与硕士读的是通信专业,而讲解作为一个科普与输出的行为,需要足够多的建筑相关知识的输入积累。从斗拱的种类到屋顶的制式,从琉璃釉料的组成到梁架各部件的名称,为了获取准确的信息,丁慧苑每周驱车三十公里,从光谷东去湖北省图书馆,借阅《中国古代园林史》《中国古代建筑史》《中国传统民居》《中国建筑与园林文化》等书籍,读书笔记做了厚厚几本。

  讲解要求准确,语言表达要通俗易懂,遇到小观众,她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去表述那些拗口或者难懂的术语。讲到建筑结构对于建筑受力的影响,她用一张白纸给小朋友看其平铺与叠成折扇形后,抗弯性能的差异。

  做志愿者没有报酬,周末半天不能陪孩子,但丁慧苑说,志愿讲解带给自己“甜蜜的感受”:有观众听完讲解后鼓掌称赞的真诚,有馆内前台留言簿上称赞她的话语,还有观众把礼物邮寄到馆里,表达对她的感谢。两个孩子也会去馆里听妈妈讲解,当看到孩子们逐渐建立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,丁慧苑说这是她觉得最最甜到心里的时刻。

  6月15日上午在古代展厅的讲解结束时,几位观众拉住丁慧苑问她是不是建筑领域的专业人士,称一般讲解员不可能懂得这么多。

  “旅居海外多年,我深刻感受到中外文化的差异,因而对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——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深深的情结。”

  在丁慧苑看来,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,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脉积淀。中国传统建筑不仅是建筑,也是文化符号,是艺术品,体现了中华民族匠心独具的审美情趣。

  先深入再浅出。小学生观众很有求知欲,在现代展厅里,他们会问关于建筑新材料、新结构相关的问题,丁慧苑则通过举例子打比方的方式,用生动有趣的描述性语言代替拗口难懂的专业术语为他们讲解。

  现在,丁慧苑做家务和带孩子的时间占比约六成,工作与志愿服务各占两成。她会尽可能在孩子上学期间去馆里讲解,陪孩子做作业的同时做建筑方面的读书笔记,做饭时通过微信读书听建筑方面的内容,把日常碎片时间利用起来。

  丁慧苑说:“身为志愿者,要读书自学,两个孩子也会‘模仿’,在闲暇时间主动读书,而且对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,孩子们也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。两个孩子主动去建筑科技馆听我讲解,女儿学到建筑知识,在外籍学生汉语比赛中还做了故宫太和殿建筑特点的介绍,儿子7岁去参观莫高窟的时候,已经可以认出‘人字披’这样的窟顶形式。”(武汉晚报 记者 万建辉)